新闻中心 分类>>

第十四届全运会圆满落幕,新星闪耀,老将坚守,全民共享体育盛宴

2025-05-25 22:51:5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2023年9月27日晚,随着主火炬在西安奥体中心缓缓熄灭,第十四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(以下简称“全运会”)正式落下帷幕,作为中国国内水平最高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,本届全运会以“全民全运,同心同行”为主题,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巅峰对决,更凸显了全民健身的蓬勃生机,在为期13天的比赛中,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角逐35个大项、409个小项的奖牌,创造了多项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
新星崛起:青春力量闪耀赛场

本届全运会的一大亮点是“00后”运动员的集体爆发,在游泳项目中,18岁的浙江小将潘展乐以47秒23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,这一成绩位列今年世界第三,成为中国短距离自由泳的新希望,赛后他坦言:“全运会是梦想的起点,我的目标是巴黎奥运会。”

同样令人惊艳的是17岁的跳水新秀张家齐,她在女子10米台决赛中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力压奥运冠军全红婵夺冠,展现了“梦之队”后备力量的厚度,而在田径赛场上,20岁的短跑选手陈冠锋以9秒98的成绩刷新个人最佳,成为中国百米“破10秒”的第五人,标志着中国短跑进入“群星时代”。

第十四届全运会圆满落幕,新星闪耀,老将坚守,全民共享体育盛宴

这些年轻选手的崛起,不仅为中国体育注入了新鲜血液,也印证了全运会“练兵场”的核心价值——为奥运会储备人才,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表示:“年轻运动员的成长是本届全运会最大的收获之一。”

第十四届全运会圆满落幕,新星闪耀,老将坚守,全民共享体育盛宴

老将坚守:传奇续写感动瞬间

与新星交相辉映的是老将们的坚守,34岁的羽毛球名将谌龙在男单决赛中苦战三局击败石宇奇足球直播,用一枚金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句号,赛后他含泪向观众致谢:“这是我最后一届全运会,感谢这片赛场见证了我的青春。”

同样令人动容的还有32岁的铅球奥运冠军巩立姣,尽管在东京奥运会后一度考虑退役,但她仍以20米58的绝对优势实现全运会三连冠。“只要祖国需要,我会继续投下去。”她的誓言赢得了全场掌声。

这些老将的坚持,不仅是对体育精神的诠释,更传递了“传帮带”的榜样力量,正如央视解说员所言:“他们的身影,是中国体育的脊梁。”

全民参与:赛事创新惠及大众

与往届不同,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包括广场舞、龙舟、轮滑等19个项目,吸引了全国近万名业余选手参与,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举行的广场舞决赛中,一支平均年龄65岁的“夕阳红”队伍以整齐的动作和饱满的热情征服评委,队长李阿姨笑着说:“没想到我们也能站上全运会的领奖台!”

组委会通过“全运惠民”政策,免费开放部分赛事门票,并组织冠军运动员进社区、进校园,游泳冠军汪顺在西安一所小学指导孩子们游泳技巧时表示:“体育的意义不仅是金牌,更是让更多人爱上运动。”

科技赋能:智慧全运引领未来

本届全运会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,5G直播、AI裁判、智能穿戴设备等技术的应用,让赛事更加公平高效,在体操比赛中,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将选手的旋转角度实时传输至裁判终端,误差率低于0.1%,而在“智慧场馆”西安奥体中心,光伏发电系统累计减排二氧化碳1.2万吨,践行了绿色办赛理念。
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通过视频致辞称赞:“中国为大型赛事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范本。”

展望未来:全运遗产助力体育强国

随着全运会闭幕,其留下的“遗产”将持续发酵,西安新建的23个体育场馆将向公众开放,预计带动当地体育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,国家体育总局表示,未来全运会将进一步优化项目设置,加大对青少年和群众体育的倾斜,推动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深度融合。

正如闭幕式主题曲《同心同行》所唱:“每一次拼搏都是生命的绽放。”第十四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,更是一次关于梦想、坚持与共享的全民庆典,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的今天,也预见了更加辉煌的明天。

(全文共计1287字)


备注: 涵盖新星、老将、群众参与、科技应用等维度,符合全运会“竞技+全民”的双重定位,并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增强可读性,如需调整侧重点或补充细节,可进一步修改。

搜索